松嫩平原地震聯防協作區學術交流會昨舉行,長春市地震局副局長李恩澤表示———長春實際存在兩條地質斷裂帶來源:新文化報 - 新文化網
  本報訊(記者 袁孜學)長久以來,在長春市民中一直有這樣的一個傳聞,當年日本人之所以選擇長春作為偽滿洲國的首都,是因為在對長春地質結構勘察後發現,長春市不存在地震的危險,而被地震震怕了的日本人則對此十分滿意。
  不過,記者在昨日於長春市召開的松嫩平原地震聯防協作區學術交流會上瞭解到,情況並非完全如此。
  在這次會議上,包括全省各市州地震局以及哈爾濱地震局、大慶地震局都有代表參加,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吉林大學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則進行了專題報告。會議的召開對深入探究松嫩平原地震活動規律,科學研判松嫩平原地震活動趨勢,推進區域地震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進一步促進做好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長春斷裂帶是郯廬斷裂帶的一部分
  對於該傳言,長春市地震局副局長李恩澤向記者表示:“從地震角度看,地球上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李恩澤介紹,因為這個傳言在長春已經流傳了很長時間,所以長春市地震局也專門進行過瞭解。而根據長春市地震局最後瞭解到的情況看,日本人選擇長春市作為偽滿洲國首都,主要還是出於政治經濟方面的原因,而地質方面的原因則基本可以排除。
  “日本人當年在長春市建的房子,其實抗震性都是很好的,如果日本人真的認為長春市不存在地震的危險,那麼也就沒有必要在房屋抗震上花費太多物力、財力,這也從反面說明,日本人選擇長春作為偽滿洲國首都和所謂地震的因素聯繫不大。”李恩澤說,“具體到長春市的地質結構來看,實際上存在兩條斷裂帶,其中一條位於長春市區西部的綠園區,稱為東緣斷裂帶,另一條則位於長春市的雙陽區,稱為伊通-舒蘭斷裂帶,不過本質上這兩條斷裂帶都是我國著名的郯廬斷裂帶的一部分,只是在吉林省出現了分叉。而這條斷裂帶長度超過了2000公里,從歷史來看,我國不少大地震都發生在這條斷裂帶上,比如海城大地震。”
  李恩澤表示,因此不能認為長春市在地震上就是絕對安全的,不過斷裂帶和地震易發區並不完全重合,所以也不能因為這條斷裂帶經過長春地區就認為長春一定會發生大地震。
  長春市建築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
  既然從長春市的地質結構不能完全排除地震的可能,那麼長春市建築抗震性能如何呢?
  李恩澤副局長向記者表示,按照國家的規定,長春市的建築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在吉林省屬於標準較高的,吉林省僅有松原和前郭爾羅斯的抗震設防烈度定為8度。而新聞中經常報道的地震震級與地震烈度並不一樣,地震烈度與震源本身的深淺,距離震源的距離遠近都有很大的關係。
  那烈度為7度的地震具體是什麼概念呢?根據記者瞭解,我國將地震烈度劃分為12度,其中烈度為7度的表現是房屋出現輕微損壞,地表會出現裂縫及噴沙冒水。
  李恩澤表示,根據長春市地震局掌握的情況看,目前長春市不能滿足國家規定的7度設防標準的建築大概有20%,基本都是一些老舊建築,未來隨著老城區改造工作的深入推進,這些達不到標準的建築會逐漸消失。
  對於新的建築,李恩澤說,只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設計施工,一定能夠達到國家規定的設防要求,民眾不必擔心。
  同時,李恩澤也表示,根據已有的經驗,在地震中,直接死於建築垮塌的人數一般只占總死亡人數的30%,而70%的死亡者都是因為沒有能夠採取正確的防震避震措施造成的,所以平時掌握有關地震的各方面知識也是十分必要的。  (原標題:長春實際存在兩條地質斷裂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t47lti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